它是竹科首家生技公司,為了找出營運「第三隻腳」, 除跨界開發新藥,也做肝炎檢測,朝多角化發展, 在宣明智父女牽線下,許多竹科老闆都是它大客戶。
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,不僅從電子業轉戰生技醫療領域,還打算跨界演出,賣起自有品牌的牙膏、面膜?
這可不是聯電的多角化轉型,而是宣明智擔任多年董事的普生公司,繼二月中旬取得台灣醫材許可證,正式從肝炎試劑向上整合測試儀器後,今年另一個重要的轉型方向。
它規模小,卻有三個第一
把肝炎試劑做到兩國龍頭
比起其他生技同業,普生的營運規模雖然不大,卻有著三個「第一」,首先,它在台灣與土耳其的肝炎試劑市場,都以約三○%的市占率成為龍頭;其次,它是竹科第一家生技公司,所在的創新一路,更因為先後孕育了聯發科、聯詠、聯電、凌陽等多家紅極一時的高價公司,被稱為竹科風水寶地;就連普生董事長林宗慶,都是台灣電子業界轉戰生技產業的第一人。
林宗慶原是磁碟片公司佳錄的董事長,但當時政府出資七○%、領先全球投入肝炎檢測防治工程(編按:新生兒全面施打B型肝炎疫苗,台灣是全球首例)的普生,卻因為被國際大藥廠跨海提告五年,營運風雨飄搖,於是一九八九年交通銀行等出面,找來與美國客戶淵源甚深的林宗慶救火,他只花了八個月,就把官司解決,也自此從電子業轉戰生技。
然而,就像同為疾病防治工程的國光生技總經理留忠正的打趣:「一支疫苗的售價,還比不上一杯星巴克的咖啡,要求卻是數百倍的嚴格。」普生的肝炎試劑儘管成立以來累計出貨量超過兩億支,單價卻只有新台幣十元,不過是一顆有機雞蛋的售價,因此營運績效雖然穩定,卻欠缺成長爆發力。
於是,當普生二○一○年虧轉盈,並接連三年獲利成長後,林宗慶認真思考,該是轉型的時候了。這時,他累積數十年的好人脈,也逐一派上用場。
它為轉型,挾好人脈助陣
找宣明智、肝病權威相挺
》本文未結束,請購買雜誌
我已是訂戶,升級為訂戶會員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