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陸線上金融商品竄起,餘額寶快速吸金,引發銀行業圍剿, 但中國人行卻樂觀其成,因為餘額寶的錢,最終還是流入銀行。
三月剛落幕的大陸兩會,今年最夯的話題有兩個「寶」。
第一個「寶」,是開放生第二胎寶寶,象徵「一胎化」政策正式解禁;第二個「寶」,是網路金融商品「餘額寶」,隨著中國電子商務一哥阿里巴巴的勢力迅速坐大,引發爭議越來越多。
支付寶餘額變金融商品
意外獲中國人行行長支持
愛它的人,視為金融自由化的新生力量;恨它的人,把餘額寶視為吸乾傳統金融體系能量的「吸血鬼」。爭議之大,甚至引起中國中央的高度關切,本來大家以為保守的中國人民銀行(以下簡稱人行),一定會利用這次政治大拜拜的機會,好好整肅一下餘額寶這個「突變」的怪咖,想不到人行行長周小川,卻反過來支持、肯定這個還未滿週歲的「變種」新生兒。
這個看似旁門左道的網路金融商品,到底為何會引起這麼大的震撼?
本來,為了每天在網路的交易方便,阿里巴巴一直有線上存款服務——支付寶,但礙於法令,放在支付寶戶頭的餘額,一直無法生利息,隨著交易額增加,抱怨聲越來越大,於是在去年中,阿里巴巴技巧性的拐了個彎,與中國一家基金公司天弘基金推出「餘額寶」服務,用戶(僅限中國公民,台灣或外國人都不行)只要將支付寶帳戶內用不完的錢,轉入餘額寶,就等於購買「天弘增利寶貨幣基金」,這樣就能將基金收益變相給予用戶利息。
金融界為何跳腳?
報酬率贏定存,吸走存戶
這樣的「彈性」做法,上線才九個月,到今年二月為止,用戶數輕鬆站上八千一百萬,資金規模更超過人民幣五千億元(約合新台幣二兆四千七百億元),相當於台灣公務人員退撫基金的四.四倍。不少民眾把原本存在銀行裡的存款,轉存餘額寶。
根據人行統計,今年一月,中國銀行業存款,大幅減少人民幣九千四百零二億元,央視評論員紐文新直指,餘額寶就是那個吸光傳統銀行存款的「吸血鬼」,不少銀行業者,更是急得直跳腳。
餘額寶一鳴驚人的原因,其實很簡單。
》本文未結束,請購買雜誌
我已是訂戶,升級為訂戶會員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